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公众号

公众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徐洪才: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

浏览次数:943次      更新时间:2022-11-26 14:43:32
 

调升SDR中的人民币权重,反映中国经济金融地位提升

 

 

此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调升SDR中的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并且意味着什么?

 

 

徐洪才谈到,这一次对SDR是五年一次的例行审查,提高了人民币在SDR中的比重,升幅1.36%,反映了中国国经济金融地位的提升。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权重各占50%。

 

 

第一,是对外出口。在五个成员(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当中,人民币占比是最多的,因为中国是贸易规模第一大国,出口规模第一。

 

 

第二,衡量货币的可自由交易程度。有三个方面的综合金融指标。

 

 

一是国际储备资产中的人民币比重;

 

 

二是外汇交易市场中人民币交易规模占比;

 

 

三是境外发行以人民币计价债券在整个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重。

 

 

三个指标各占三分之一,加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性金融指标。

 

 

中国股票市场现在规模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世界第二,银行存款规模世界第一。

 

 

但是,按照货币可自由交易程度,人民币在这三个方面的开放程度还是有限的。

 

 

因此,在12.28%的权重中,其实贡献最大的还是外贸出口。

 


 

当前SDR使用范围有限,扩大使用的过程十分缓慢

 

 

关于人民币被IMF纳入SDR以来,SDR在使用便利性和国际市场认可度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将是怎样的趋势。

 

 

徐洪才提到,SDR是由IMF发行的一种特殊货币,或者说是一种世界货币。

 

 

SDR原来跟黄金挂钩,也曾经跟美元挂钩,现在跟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等五种货币挂钩。

 

 

五种货币作为“一篮子货币”,比重根据外贸和金融两个因素的变化,五年调整一次。

 

 

但是SDR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主要是当IMF成员国之间出现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特别是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提供流动性支持。

 

 

此时会员国向IMF申请融资,借的钱就是SDR。

 

 

SDR可以折算成美元,也可以折算成其他货币,以帮助解决金融问题、渡过难关。

 

 

因此,其作用非常有限。国际社会一直呼吁扩大SDR使用范围,但是推进起来十分缓慢。

 


 

持续稳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尽管人民币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央行在最新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要持续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针对如何理解“稳慎”,徐洪才提到,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可以从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程度,也就是SDR第二项指标可以看出来。

 

 

实际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起的作用还是比较低的。

 

 

目前综合来看,作为储备资产、外汇交易市场规模和境外债券发行规模在全球所占的比重,人民币的作用在3%左右。

 

 

试想一下,中国GDP规模现在大概占到全球17%,外贸大概是13%,而金融发挥作用只有3%左右,可以说中国是金融大国,但还不是金融强国。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快金融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审慎稳健,金融开放往往面临输入性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资本非常多,可能会对国内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和指导原则。

 

 

过去几十年,比如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都经受住了冲击,保持了金融稳定。

 

 

最近几年,在自由贸易实验区,在上海、深圳,并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平台,人民币国际化大步推进,进展还是很快的。

 

 

但在资本项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我们采取稳健的政策,并没有完全放开,这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如何正确理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徐洪才认为,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只占到3%,跟中国经济地位是完全不相匹配的。

 

 

这说明金融开放是比较复杂的,是一项系统工程;急不得,也不能太慢,要稳步推进。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还是以美元为主导。

 

 

从短期来看,美元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近期金融动荡,美联储政策剧烈变化、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等,都对美元地位产生负面的影响。

 

 

但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历史形成的,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还不会有根本性改变。

 

 

稳步推进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发展

 

 

央行表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

 

 

关于在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方面还有哪些改善空间,在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又要保持怎样的节奏。

 

 

徐洪才谈到,最近几年我国金融越来越开放了。

 

 

比如,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管道进到境内金融市场投资,政策便利性是逐渐提高的,已经放开了比例和规模限制。

 

 

但是客观来讲,外资流入中国本身也有自己的多重考虑。

 

 

首先,是投资回报率,还有资金安全。因此,就不仅体现在开放政策方面,更多的还要体现在经济金融基本面稳定上。

 

 

比如,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特别是要提供一个有广度和深度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最近几年,外资投资国债市场的规模逐步提高,最高时候曾经达到接近4万亿人民币,但这比例还是偏低了,股票市场中外资比例也比较低。我们经常讲“北上资金”“南下资金”。

 

 

其实,资金北上南下流动,是市场选择的过程,这里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特别是资本项目对外开放必须谨慎,因为涉及银行、债券、股票。

 

 

一般来讲,都会鼓励境外机构流入境内金融市场,限制资金外流,以维护自身金融稳定。

 

 

将来会逐渐放开,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收紧金融监管。

 

 

总之,跨境资本流动对整个经济金融体系影响非常大,因此,我国一直比较审慎,采取稳步推进的政策。

 

 

(作者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