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公众号

公众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刘吉臻院士:利用海上风电促进能源转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浏览次数:806次      更新时间:2023-11-30 14:41:14

人民政协网澳门11月21日电 当前,海上风电成为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坐落于南海之滨,有条件利用丰富的海上风电资源支持区内低碳转型发展。11月21日,澳门第八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风电圆桌会”,邀请政产学研用有关专家和代表,共谋海上风电的可持续发展。

论坛大会副主席兼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指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电力装机和发电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国之和。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化石能源为主、一煤独大的能源消费格局,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治理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巨大,必须进行能源转型。

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表明,能源转型离不开清洁低碳和节能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从政府到民间、到企业、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和财务投入。要满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源电力消费还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电力装机将要增长至30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超过10万亿千瓦时,电力的清洁化、低碳化势在必行。

利用海上风电促进能源转型初步判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一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比较丰富,沿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初步查明90米高程平均风速为7到8.5米之间, 50米水深、70米高层的海上风电可开发资源估计有5亿千瓦以上。二是中国有一流的海上工程能力。三是从中央到东部沿海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尤其是广东省提出了3000万千瓦的建设目标,引领全国。但需要关注的是,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一是缺乏统一认识,二是涉及的行业管理部门多,三是国家还没有宏观的统筹和规划,四是海上风电的设计问题,尤其是大规模布局对电网格局和电力流的影响缺乏系统研究,五是新技术的装备、产业研发和制造能力还不足,六是对海上风电缺乏全系统、全寿命的技术经济的评价。目前,中国工程院正在积极研究2020到2035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能源行业专题中已安排一个海上风电专题,需要产业链行业企业和专家共同建言献策。(文/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