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公众号

公众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查看详情

刘元春:须通过稳定复苏保证就业

浏览次数:1094次      更新时间:2022-11-26 13:25:25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复苏,如何看待近期我国经济运行走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近日在视频演讲中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0.6%。首先0.6%对比以往一季度季节调整之后的环比增长速度还是略低的,因此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力度没有真正达到常态。因为同比会有很强烈的基数效应,环比能够更好地表明复苏的力度和状态,这是一个可以判断与2018年、2019年一季度常态下环比增长速度的变化。中国在前几个季度的环比增长速度,从疫情期间的状况来看,说明目前也还是处在正常复苏的状态,没有回归常态。所以我们倒不必过度单方面地解读这些数据,因为毕竟由于疫情的冲击,导致经济波动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判断目前的经济恢复状况,第一要从微观主体的感受,也就是企业利润率的增长状况、居民收入状况与政府收入状况,特别是从这几大主体的资产负债改善的情况来看;第二要从市场上最活跃的因素来看,从小微企业的景气状态来看。当然还可以根据一些高频数据的恢复状况来具体反映。


从2月份开始,中型和小型企业的PMI指数已经从50的枯荣线转到50以上了。这是一个良好的标志性的新阶段,表明复苏开始向微观主体进行全面传递,市场型的复苏、内生型的复苏开始启动。在这个状态里,景气指数的转变不等于稳定地进入到复苏阶段,所以这时候要进一步夯实中小企业复苏的基础,对于降税降费、普惠金融,可能在供应链方面要对这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关注、进一步倾斜,这肯定是最基本的。目前民营投资状况还没有完全常态化,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还没有全面回归,因此如何激发民营企业投资信心的逆转,需要在政策举措上有一些着力,包括对一些企业家的座谈会、出台这方面的改革举措,都还是很重要的,表明对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在稳定性上要有一些改革和政策举措。

刘元春表示,不能过度使用短期政策来刺激消费。消费目前来讲还是处在加速恢复的过程中,因为环比增速还不错,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一些部门开始把这个缺口填满了,比如餐饮同比增速是75%左右,较2019年达到了差不多接近99%的水平。但是消费还没有常态化,消费的提振也不是简单地依靠目前一些短期政策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的战略任务、战略举措,从机制体制、相关制度、中期政策安排,再到短期刺激消费的政策多管齐下,可能会有较好的改变。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实习生吴迪诗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