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经济学家    部委学者

公众号

公众号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热门

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突破“内卷”,应进行“想到了造”的创新

浏览次数:933次      更新时间:2024-03-10 18:20:02

“‘想到了造’的创新,更能形成企业的独到性经济优势,从而在商业竞争的内卷时代,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周其仁认为,更重要的是这种独到性能满足到越多人的需求越好,让人类可以享受到科学发现带来的红利。

3月6日,顺德青年企业家(青商)协会2024年青企大讲堂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深入探讨了当前经济形势以及民营企业未来突围的方向。

近几年来,人类学的一个术语“内卷”迅速出圈,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本意是人类学家用于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发明,现在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万物皆可卷”的语境。

为什么大家都会感到内卷?对于这个问题,周其仁透过现象看本质,挑战背后更深刻的问题就是“看到了造”的原因:在如今信息不对称情况大大降低的背景下,等你看到了世界上已有的东西,再造的时候,世界已经有很多人同时看到并入场,这叫“看到了造”,然而,在红海里面杀价后带来的结果是产能过剩。

当然,“看到了造”也不容易,然而相对“想到了造”来说,则不难。

周其仁说,“想到了造”说的就是产品独到性,即造出前人没有的东西,造出来之后,在市场上也没有替代品可以取代,这就叫“想到了造”。

所谓的“卷”,说白了就是大家的产品都一样,在市场上没有独特性。而“想到了造”所新形成的独到性优势,会让企业在市场上掌握主动权和定价权,这样一来就带来了超额利润,也才有资本进行下一步的扩大规模、招更多的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等等,再创造出独到性产品出来,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且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不过,‘想到了造’并不是一条顺利的路,相反会很艰难,但这是一条突围的路。因为想到的东西造出来后,别人没有,这在市场上就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其他企业难以追赶。”

丹麦乐高为何风靡全球?它们就是重点攻克unique (独特性),原则就是研发出来的东西不仅要做到世界独到,还要做到可以满足更多人需求的独到;远大科技集团,在全球首创“活楼”,可以移动、如同建积木般的楼房;柔宇创始人刘自鸿创业之前,柔性屏幕这个产品还没诞生,作为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刘自鸿起初在自己论文中先提出了相关技术,再经过教授指导、实验室研究后,将论文中的技术变成专利,并落地,让技术变成了生产载体......周其仁教授分享了他调研的海内外企业“想到了造”的精彩,认为这种“想到了造”的原创式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更高阶表现。

那么,从大量“看到了造”转变为“想到了造”,科技创新的“独到性”从何而来,也就是说创新的源泉在哪里?

周其仁表示,创新不是简单的一个环节、一件事情,是一连串的行为,它要有所发现,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原理,对自然界里很多因果联系要有科学发现,不仅知道有这个联系,还要会利用这种联系当中所蕴涵的力量。

印刷机、抽水马桶、互联网、GPS——这些都是绝妙的创意。然而,它们是如何产生的?史蒂文·约翰逊在《伟大创意的诞生:创新自然史》一书中,从神经生物学、都市研究,到网络文化,深入人类600年重要发明的创新自然史,找寻独特创新背后的关键模式。

讲座中,周其仁展示了这本书后面的附录,是600年来人类的重要的发明的年表,“这些东西每一样都不是最后呈现出来的时候才叫创新的,追溯起来,每一项发明可以追到一个或长或短、或易或难的链条,历经想法、概念、论文阶段、攻克关键技术、优化等无数难关。而让这些发明得以产生的,还是人类的想象力。”

正因此,周其仁说,创新的源泉可到抽象思维领域寻找灵感,同时要非常关心当下的科学进展、技术水平,形成概念、形成逻辑、形成推理、形成因果关系,把人类想象力运用到发展当中去。

产品在早期都只是个想法,而想法是在经验当中产生。“接着还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是有新的东西就行了,还要再看能否利用原理将它变成技术,技术能不能整合成产品,产品能不能形成产业,产业能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会不会改变生产方式。”

在周其仁看来,创新是长长过程的最后阶段,如果对最后阶段感兴趣,就要往上推,推上去看要经过多少环节,经过多少不同人群组织的互相合作才会得到重大的创新作用。

此外,周其仁教授还强调,仅有独到性还不够,还要看这种独到性可以满足多少人的需求,这种独到会有多少人会喜欢。这当中,重要的不仅仅是创新产生的独到性能赚多少钱,而是用赚这个钱来衡量,是不是让人类可以享受到科学发现,可以给人类带来什么。

这也启示着企业家,要把想法变成产品,视野一定要宽。点子不是一两个聪明的人想出来,也不是闭门造书就能得来的。“企业除了埋头苦干,还要东看看西看看,扩大自身视野。多交流、多见识,相信社会中有很多好东西。”

三人行必有我师。周其仁认为,企业互相学习同样非常重要。每一家公司里都有做的优秀的地方,他建议,企业之间可以对标先进、相互学习,这是促进彼此进步的好办法。“尤其是佛山,民营经济发达,沉淀了很多丰富的经验,学都学不完。”

 

3月5日,周其仁教授到顺德企业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座谈。

周其仁还建议顺德企业家,要好好研究市场、研究客户。“你不成就别人,你是不会被成就的。解决别人问题了,才会被别人成就。不管是创新,还是创业,都要好好研究自己可以为市场提供哪些独到性的价值,唯有如此,才能更容易在经济浪潮中稳步前进。”

文/图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