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合成生物学家。1968年6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9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制药学博士学位,1994年-1998年在美国爱默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6年加入华东理工大学,以合成微生物学为主线,将激活微生物天然产物“暗物质”的上游基础研究突破与下游微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聚焦智能生物制造领域前沿关键科学问题“生物反应器内物质能量信息转化规律及跨尺度适配机制”和“卡脖子”技术问题“规模化量产”,把合成生物学上游研究与生物反应器工程相结合,形成生物过程研究,通过菌株、工艺、装备一体化的基础研究,阐明了细胞代谢转换机制,创建了阿维菌素产学研国际联盟,助力我国阿维菌素产业成为世界第一,卟啉类、辅酶Q10、虾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也获得高效、绿色、低碳的生物制造,形成了重要学术影响,并推动了生物过程各类产品生产的工业化进程。在Nat Biotechno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总引用次数超13000次,主编或参编七部学术专著(英文四部)。
系国家基金委重大仪器、创新群体、国际合作重大、重点项目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终评优秀)、“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73”项目及合成生物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评优秀。2011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获“英国皇家学会-罗氏青年科学家”奖;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2021年获黑龙江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2年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科技创新大会银奖;创办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期刊,并于2023年获“优秀主编奖”。
张立新教授以其在微生物药物生物制造领域的卓越学术贡献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华东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体系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